■ 幸 彬 (江西)
人大工作开展靠代表、履职水平看代表。江西省安义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工作,始终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作为保持人大工作活力的重要基础,切实用好“加减乘除”工作法,强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强力推动代表履职、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大力开展建议督办,推动代表工作更加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加”特色
强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
安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分类别强化阵地打造,完善“家站点”标准建设,做到接待有记录、日常有活动、诉求有处说,提升履职平台“建管用”成效。例如,成功创建五星级联络站6个,石鼻镇、东阳镇两家代表联络站获评江西省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站,打造了安义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设立了安义县驻佛山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在全市开创了驻外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先河;扎实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应用,建立网上代表联络站,畅通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积极探索“站点+”模式,依托全县11个代表联络站点,不断深化拓展“站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实践探索,以“小站点”搭建履职为民“大舞台”,激发代表履职动能,切实提升服务力,使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更有活力、更有新意、更有实效。
“减”距离
强化代表“双联”机制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办法》《县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办法》,明确了“双联”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组织保障。通过提早谋划走访安排、提高代表活动频次、提升代表履职质量,完善代表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反馈机制等,进一步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选民之间的多样化联系。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作为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的最终目标。持续开展好“安义选我当代表,我为安义作贡献”主题活动,群众反映出来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人大协商、提办建议、督促反馈等方式解决民生关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大制度的优势,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围绕“安义选我当代表,我为安义作贡献”主题活动,县乡人大代表共进站接待选民800多人次,收集群众反映的农村人居环境、水利设施维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73条,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方面建言献策,形成相关调研视察报告20余篇,推动调研课题更加广集民意、汇聚民智,有效实现以代表履职担当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
“乘”合力
强化代表履职保障
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代表履职培训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举办县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年培训代表300余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活动、旁听法院案件庭审等活动,向代表通报“一府两院”工作,多渠道保障人大代表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调研视察活动15次。依托“数字人大”服务平台,为完善履职档案、议案建议办理、代表学习培训提供数字化服务。持续开展县人大代表履职积极分子、代表好建议、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充分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激励代表建议承办单位积极作为。动员和激励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持续参与“安义选我当代表,我为安义作贡献”活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大局和人大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民生工程,依托安义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乡镇代表联络群众工作站,督促各乡镇代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交流、视察调研、评议检查活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2人次,安排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有关会议和活动26人次,充分保障了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积极组织代表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县级层面分季度督导四次,集中视察一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设中的监督与支持作用,推动龙安大道公路改造、城区公厕提升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除”问题
强化代表建议办理
办理代表建议,推进的是民生实事,破解的是发展难题。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健全代表意见建议分类交办、重点督办、跟踪督查、办理评价等多元监督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建议交办、督办,不断提升代表建议的办成率和满意率,同时力促政府举措与代表期盼精准合拍,全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安义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人大代表建议80件,到目前为止,所有建议均已办理完毕,建议办结率达到100%,答复满意率达到100%。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53件(A类),占66.25%;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24件(B类),占30%,这部分建议涉及面较广,所提问题短期内解决有一定难度,对这些建议,各承办单位将立足实际,列出计划,逐步解决;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只能以后再行研究解决的建议3件(C类),占3.75%,通过督促承办单位按要求认真办理,主动采取“开门办理”“现场办理”“跟踪办理”等方式,加大办理力度,努力把代表所提出的建议落到实处,将群众的“问题账单”转变成“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