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定成 张春友 雷子豪 (湖北)
湖北省武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四项机制,推进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不断提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建立双重联审机制
牢牢抓住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推进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两项核心关键,实行镇(街道)代表团、大会议案组两级议案建议双重联审机制。强化源头引导,定期就议案建议撰写要求、格式、内容、规范组织代表培训。在人代会召开前,引导代表通过进“站”入“家”接待群众、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精心打磨,反复论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提炼成一件件沉甸甸的建议。各镇(街道)代表团组织专班进行校核,做好议案建议预提交工作。大会期间,将“关于代表提交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须知”列入会议指南,大会议案组及时做好收集、整理和分类工作。在收集、整理、分类过程中,围绕代表所提议案建议案由是否明确清楚、案据是否充分合理、方案是否具体可行等,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交流,按照议案建议提报及文本格式书写相关要求,指导帮助代表提出格式规范、内容详实、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议案建议,增强议案建议的精准度,把好提交关。
建立“三考”办理机制
建立“三考”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同时要求承办单位加强与提出建议代表的联系,做到“办前沟通”了解诉求、明确重点,“办中沟通”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办后沟通”说明办理情况、反馈意见,打造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武穴品牌。“一考”方案。建议交办后,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根据建议办理的时间节点要求跟踪督办,推动承办单位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台账管理、跟踪督办、一一回复等制度。各承办单位把办理议案建议融入日常工作,力求办理一件议案建议,攻克一个难点,解决一类问题。“二考”进度。每年年中,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对建议办理情况采取“普遍听、重点看、当面问、集中评”的方式进行视察,了解办理进展情况。采取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常委会组成人员跟踪督办、承办单位向常委会专题报告、提议代表与办理单位面对面点评和背靠背测评等形式抓实督办,构建代表履职工作闭环。落实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办理、反馈、评价机制,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把代表建议的办理转化为市域治理的效能。年末,按照人大常委会主任分工和分片联系的制度,对对口联系的部门承办代表建议情况“结总账”,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建立反复提办机制
“年年办、年年提”始终得不到解决的代表建议,也是政府长期困扰、无法回避的问题。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项办理分析会议,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办法,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建议办理全周期全过程沟通交流。对应该解决,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做好耐心沟通工作,争取得到代表的理解。但在回执当中明确写上承诺的事项是哪几条、是什么,兑现完成的时限是多久,由代表进行确认。让代表明确政府承诺的事项、完成的时限,尽可能创造条件将每一件建议落到实处。代表连续多年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承办单位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国债资金12.26亿元,武穴北灌区项目2024年正式开工建设,“东西相连、南北互济”的水网格局即将形成。
建立滚动连办机制
创新推行代表建议跨年度滚动连办机制,坚持建议不办结不放过,问题不落实不放松。对本年度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承办部门列入计划逐年解决的建议认真梳理,在下年度再次进行交办,并对所有跨年度办理的代表建议建立台账,实行“建账销号”制度,持续跟踪督办,督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市政府向市人代会专项报告中作出回应,确保代表建议不因年度变更、承办人更换不了了之。2023年度《关于加强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的建议》,继续跟进督办。随着污水管网、城西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成,“暴力梅”期间,城区无内涝渍水。为推动代表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妥善解决,常委会与市政府会商,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缓解建议办理资金难题。刊江大道提档升级、武穴大道货车安全整治、公共充电桩建设等一批建议得到有效落实。议案建议“花开有果”,让人民群众的呼声有回应,期盼有着落,推动民生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