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香菇蹚出“富民路”

——记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

■ 本报记者 高欢欢

炎炎夏日,走进山西省长治市大中汉村,步入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大棚,六层菇架上,香菇恰似灵动俏皮的小伞,密密匝匝、生机盎然地肆意生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丽枝正在仔细查看着菌棒上竞相“探头”的香菇。

小香菇撑起“致富伞”,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多年来,崔丽枝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勇探农业发展新路。2013年,崔丽枝开始从事香菇种植行业,多年来一直钻研种植技术和新菌种的培育。经过几年发展,公司建成了18座温室大棚和先进的制菌棒厂,创立“崔大菇”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季度能挣一万多元,还能照顾家,特别知足!”村民万玉兵笑着说道。

种植基地里的一座座香菇大棚,不仅见证了崔丽枝持续摸索新技术、带动群众就业致富的全过程,还见证了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点点滴滴——在田间地头、城市社区、政府部门,她积极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通过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山西省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和考察调研,她不断思索如何破解农业农村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难题;2023年,针对省道227线长子境内路段人多车多路窄事故频出的状况,她提出整改建议,并得到及时解决,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为加快推动吴家庄水库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尽快提升漳河流域防洪能力,加强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2025年,她提出尽快开工的建议,促使国家相关部门加快了审批进程……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广大农民的期望与重托,崔丽枝一直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

今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前,崔丽枝对香菇种植技术等领域持续关注。为了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建议,崔丽枝在山西、山东两省等地调研扶贫种植基地、食用菌综合孵化基地,记录香菇种植成功案例,走访当地群众和加盟商,收集相关意见。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针对传统香菇种植的发展困境与市场痛点,崔丽枝提交了《关于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发展模式的推广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她指出,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发展模式采用智能化、大数据化管理,具有绿色节能高效高产、安全新鲜省心可靠的优势,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技术门槛以及投入成本,不仅是食用菌产业的一大创新突破,更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我特别关注农村姐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我们要改变’小病硬扛’的传统观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让健康中国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农村女性!”崔丽枝的为民情怀书写出下一步的代表履职计划。她建议,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女性慢性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女性更年期健康服务,切实推动老年病预防康复服务向乡村延伸,积极倡导将农村女性健康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在田野追梦,为农民发声。现如今,崔丽枝的香菇产业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乡亲们的碎碎念就是我的头等大事。今后,我将继续为群众发声,用心用情履职,让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崔丽枝坚定地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