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躬身履职 为家乡发展献良策

——记山西省长治市人大代表程田青

■ 本报记者 王适格

走进中德集团的厂房,机器轰鸣声中实干笃行、匠心兴企的图卷正徐徐展开,与厂区外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交相辉映。而这幅画卷的执笔人,正是山西省长治市人大代表、山西中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田青。多年的代表履职生涯里他始终牢记代表使命,以“想群众所想,谋群众所需”的坚守挑起企业发展与履职为民“双担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担当。

“既要为区域发展的诉求发声,也要讲好家乡发展故事。”这是程田青履职期间对人大代表身份的一种感悟。多年来他紧紧围绕山西省和长治市的中心工作,把调研作为代表履职的 “源头活水”,把身子 “沉下去” 问需于民,把满意度 “提上来” 取信于民,把企业车间里听到的诉求、社区走访时记下的期盼,逐字逐句打磨成代表建议。他始终聚焦长治的发展需求,累计提交建议 70 余件,参加专题调研 10 余次,内容覆盖地区发展、产业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每一场调研、每一件建议都凝聚着他对家乡发展的深度思考。

在企业经营领域,他敏锐察觉到山西不少企业面临不少问题,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 “生力军”,却常因资金筹措难、上市渠道窄而被“卡脖子”,难以做大做强。为此,他深入研究政策、走访多家企业,撰写了《关于培育我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建议》,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具体举措;针对制造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他又走访各类金融机构,撰写《关于拓宽资金渠道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为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他,更懂民营企业的 “成长烦恼”: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 不通畅、市场准入仍有隐性壁垒、营商环境仍需完善…… 于是他针对这些“成长烦恼”开展调研,在整理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先后提交“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等建议,建议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减少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制度成本”。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举措已落地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难题,为长治市乃至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程田青的目标,也是他持续前行的动力。对于他来说,人大代表履职不是 “短跑冲刺”,而是一场拼思路、拼韧性、拼实践的 “马拉松”。面向未来,程田青表示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带领中德集团继续深耕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的时代大潮之中,为产业和地区发展建言献策,跑赢这场为民“马拉松”。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