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人大调研贵在“研”

■ 唐振新 (江苏)

调研是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各级人大和人大工作者历来对调研工作十分重视,报刊上关于调研工作的研讨文章也有如过江之鲫,屡见不鲜。广泛的研讨,对于推动人大的调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实践中,大家一般比较重视调查课题确定、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等,而对调查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关注得不够,造成调研文章没有高度,就事论事的多,所提的建议意见也多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然而,人大调研贵在“研”,只有研究分析到位,调研工作才算真正做到家。

“研”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有些同志进行调查研究,满足于充当一个“录音机”的角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加任何过滤和筛选,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殊不知,即便是地里刚挖来的菜,也是要去其黄叶枝蔓、清洗干净的。调查中所搜集的材料,是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需要调查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对于事实不清的,要多方查证,去除“假大空”的东西,保留真实可信的部分;对于表达不准确、不完整、啰嗦或思维凌乱、语义含糊的,要进行精加工,保留其精髓,做到言简意赅、合乎逻辑。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到基层开座谈会,有群众反映,说村干部搞形式主义,时常组织人铲除农村公路两边农作物,不讲情理、不实事求是,恶化了干群关系。对此,少数调研者附和叫好,深以为然。其实,熟悉农路工作的人都知道,交运部门对省、市、县(区)各级财政补助所造的农村公路的管护有明确要求,两边必须各留0.75米宽的路肩,并做到硬质化,以便会车。调研的同志略加分析便知,这是路肩硬化工作没到位,应督促镇村同志尽快将路肩硬化到位,避免干群为此纠缠不清。

“研”的过程是提炼深化、举一反三的过程

调研,不是简单地把群众的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再送达有关领导的物理变化过程,而是反复归纳整理、提炼深化、糅合着调研组集体观点见解的化学变化过程。善于研究分析的人,能够从杂乱无章的素材中提纲挈领归纳出实质性内容;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问题和问题的关键,深入剖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问题的症结;能够从一个个独立的个案提炼出共性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或是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用哲学的辩证逻辑思维从特别到一般,对一个个单独的、个别的现象进行个性化分析,举一反三,拿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一大类问题。总之,要对手中掌握的基础性材料,佐以客观地分析研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例如,在一个关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材料中,调研组花费大量的笔墨,罗列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忙于开会、服务基层政府中心工作、无暇顾及农业专业技术服务这一本职工作的种种表现,就是没有归纳出专业人员工作行政化这一本质性结论,导致后面的建议也是就事论事,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显得苍白无力。

“研”的过程是使调研材料合乎法律规范的过程

人大工作的特殊性在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监督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贯彻实施的重任。因此,人大的调研工作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人大基于调研所作的决议、决定乃至审议意见,不能有悖于法律规定;人大负责同志在基层调研时所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要于法有据;人大工作机构撰写的调研文章,必须具备可靠的法律基础。凡此种种,人大工作者在调研时必须奉为圭臬,特别是群众的一些合情合理但恰恰不合法的建议要求,更要谨小慎微,切忌轻率表态、乱许诺,一旦难以实施反而失信于民。如,有群众反映说,一些镇卫生院因乡镇合并后降格为门诊部,原来承担的卫生防疫职能现无权进行,群众防疫要比原来走更多的路,造成极大不便。有参加调研的人大工作者就当场拍脑袋,让合并后的镇卫生院将防疫职能下放到门诊部,理由是这些门诊部原来就具备承担该职能的条件。但规定就是规定,不能随意变通处理,应该建议镇卫生院组织力量定期上门,到门诊部设点,为新生儿打防疫针、接种疫苗等,既不违反规定,也方便了群众,于法有据又合情合理。

调研,是调查摸底、分析研究的过程,两者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逻辑辩证关系,具体事务千变万化、纷繁杂乱,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认真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加以理性思考,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内化为一条条切实可行、充满思想智慧的建议措施,再加上很好的采纳和推行,调研就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