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彬 (四川)
近年来,四川省高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把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创新人大新闻宣传方式方法,奋力传播人大声音,努力讲好人大故事。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宣传保障
人大宣传工作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组织领导,夯实基础保障,统筹谋划推进。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以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常委会领导主抓、办公室具体负责、机关全员参与,各镇人大、各部门积极响应的宣传格局。坚持政治方向、正确导向,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把握人大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强化统筹安排。始终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将人大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引领。组建宣传工作专班,每月会商人大宣传工作,加强分析研判,为通讯员出题目、明方向、理思路、交任务、压担子,鼓励机关通讯员下基层、常思考、勤动笔,营造“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人人争当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强化联动协作 丰富宣传载体
不断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强化联动协作,有效提升人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办好人大“一微一报一网”宣传载体。以“智慧人大”建设为抓手,开设人大微信公众号、人大简报、门户网站,优化栏目设置,丰富站点内容,及时展示人大工作成效、代表履职风采,合力讲好人大故事,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完善《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规范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二是联系好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主动争取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沟通交流工作。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主动做好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形成人大常委会机关与新闻单位双向互动的联系机制,多渠道多层次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两级人大团结协作、新闻媒体共同配合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新机制。
抓好队伍建设 激发宣传活力
着力建强队伍,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激发人大宣传工作活力,实现了宣传工作“量”和“质”的双提升。一是抓队伍建设机制。紧紧抓住通讯员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选用一批有文字功底、热心人大新闻写作的机关委室和各镇人大工作者,建立起一支覆盖面广、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人大新闻宣传队伍。组建通讯员工作群,定期发布约稿主题,落实宣传任务、以会代训、组织采风、工作通报、评比表彰等制度,为他们提高政治水平、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二是抓队伍培训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地统筹开展学习培训,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工作水平。邀请专业老师传授写作经验和宣传技巧,参加市县宣传部门组织的通讯员培训,从人大知识、新闻写作、媒体对接、摄影技巧、素材挖掘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让通讯员在学习中了解人大理论、熟悉法律法规、掌握采写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抓通报督促制度。坚持每季度汇总宣传工作情况,及时向常委会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并通报到部门到镇到人,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的进行谈话督促,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督促、季度有通报、年末有评比”,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突出工作重点 提升宣传实效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突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法律实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行权、代表履职风采等宣传重点,不断提升宣传工作实效。具体为:一是加强人大“三会”的宣传。对县人代会、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进行准确、及时的报道,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大“三会”的关注度。二是加强常委会重点工作的宣传。对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家站”建设等工作,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第一时间发出人大声音,讲好人大故事,展现人大依法履职新成效。围绕县委部署要求,对人大常委会参与联系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提升人大助力中心工作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各级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宣传。坚持把宣传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及时宣传人大代表履职的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