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剑锋 (山东)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一日三省,“省”什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而《史记·商君列传》中,对“一日三省吾身”,进行了这样的诠释:“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意思是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就是聪睿,能够反省自己就是明智,能够战胜自己就是强者。这样的“一日三省吾身”,似乎更能够让自己保持清醒和理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自省,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进步。
“反听之谓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不同意见,才能自省。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一个人即便是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掌握着全部的真理、事情的真相。恰恰是别人的意见,为决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帮助我们全面了解问题。有了不同意见和诉求,决策才能更全面准确。《管子·君臣上》中说:“兼听则明”,意思是听取多方面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判断。
“内视之谓明。”内视,就是自我省察,也叫“多作自我批评”,或者叫“自我完善”。遇事,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找自身原因,主动担起责任。“内视”是“自我修炼”,也是“自我觉悟”。中国人好面子,往往有缺点也不情愿让别人指出来。所以,“内视”也是一种美德,具有了“内视”品质,才能高尚起来。
“自胜之谓强。”自胜,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也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强者。天底下,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够打败你的人,不是别人,也是自己。自胜,是“不忘初心”,是怀揣理想,是不懈奋斗,是控制欲望,是不让欲望膨胀,是能摆脱“小富即满、小进则安”束缚,是“胜不骄、败不馁”,是不让权力失去控制,是自觉接受监督,是习惯在监督之下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这样的“自胜”,才不会得意忘形,才不会讳疾忌医,才能够闻过则喜,才能够“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在早晨起床前,在晚上入睡前,将一天之中发生过的事,在头脑中“过过电影”,也许就更能够清楚地看出自己这一天中,哪儿有成绩,哪儿有失误。越是能够“省”出一身冷汗,越是能够让自己清醒、让自己明白:要坚持什么,要改正什么。一位强者,一位成功人士,不是不犯错误,不是不走弯路,而是能够及时止步,及时改正错误,及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才是“省”的意义。
“反听”“内视”“自胜”,都是每天要“省”的内容,用一句话说,就是要有刀尖向内的勇气。“反听”“内视”“自胜”,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过程,一日不省,思想上就会落上灰尘;多日不省,灰尘就会“把地面盖住”;长期不省,这个人不仅会堕落,甚至会走向违法违纪的道路。
“一日三省”,是自我动机的审视,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是自我心灵净化的一种手段,是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从而达到心理上乃至行为上的健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