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莎莎 (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新时代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充分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人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人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感情上、工作上、行动上做到心入群众、融入群众、深入群众,始终做到常联系、勤服务、接地气,切实发挥好为民履职的重要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动诠释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级人大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必须始终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全部活动之中,不断强化人大工作的人民属性,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通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落实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不同环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运行和实践,都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各级人大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矢志践行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才能奋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和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持续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新时代人大发展中守正创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扎根人民,才能汲取不竭养分;只有服务人民,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面对人民群众新期盼,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不断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人大工作全过程,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以民为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来深入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调查研究就要主动问法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纳民意,把监督的“眼睛”“耳朵”延伸到田间地头,将百姓急难愁盼作为着力点,要脚踩泥土、走进群众,真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在场”,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更要“在状态”,真心实意融入群众,听百姓真话实话心里话,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将一个个难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以民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人大工作要坚持“以民为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之本,真正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在依法履职的前提下,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不断完善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建立监督跟踪机制、反馈机制等,构建起资源共享、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形成监督合力,用实实在在的监督效果,将一件件改善民生的实事落到实处,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急最忧的现实问题。
以民为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职权,积极发挥作用,是各级人大的立足之基和力量之源。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始终践行“主体是代表、力量在代表、活力靠代表”的理念,努力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各级人大要把代表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制定培训计划,拓宽代表知识面,提升代表履职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搭建代表的知情知政平台,完善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及参与活动制度,组织代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完善代表全程参与议案、建议办理的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代表议案、建议的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程序,激发履职热情。充分发挥代表示范带动优势,尽己所能帮助所联系村、企业制定发展规划、选准致富产业,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代表作用发挥。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人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深刻理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内涵和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人大履职的各个环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